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
计划,是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对未来计划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主观能动性。怎么写出优秀的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这里给大家分享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方便大家学习。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篇1
为了认真做好__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给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根据中心全科团队实际工作情况,现制定__年全科团队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全科团队的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__年,中心全科团队要严格执行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发扬刘毅等先进人物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率。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和“三基三严”学习,形成“爱学习、比业务、争先进、创先进”的好氛围。继续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使每个全科医师都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知识为社区居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
三、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继续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重性精神病患者为重点,积极主动按时开展上门随访,为重点人群进行健康体检、疾病咨询、药物治疗指导、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母乳喂养宣传指导。同时,为本责任区内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常住居民建档,及时完善和更新责任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并及时进行电子档案的建立。
四、做好基本医疗服务
在做好门诊基本医疗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康复病区的建设。并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本着合理、方便、互助、合作的原则,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努力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全科医师团队除做好本责任区健康随访工作外,要按照中心健康教育科的统一安排,在本责任区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公众咨询活动,每月至少一次,内容要涵盖慢病防治、计生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慢性病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指导、精神卫生、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残疾人心理指导、康复训练等,提高区居民的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篇2
一、认真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新年要有新气象,新院要有新特色,面对新医院,无论从管理、服务、还是追求质量给我们均提出更高更严要求,科室召开全科人员会议,认真形势,统一思想,树个人形象,树科室形象,树新院品牌,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思想,虽然我们目前面临困难较大,但新型合作医疗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靠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来赢得患者,争创“双赢”全科上下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各项目作任务,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大力支持,有院科两级正确领导,更有700多职工齐心协力,我们医院一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39;“百佳医院”。使人民群众真正放心满意。
二、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1、人性化管理:
新型医院管理不能停留在原有管理模式和水平上,科主任、实习医生长首先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反对一言堂,提倡以人为本管理方式,开展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根据不同层次患者,应用不同服务方式。加强同志间沟通,加强医患、医护之间沟通。科主任、实习医生长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科室弘扬正气,使科室成为一个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团队。
2、改进服务措施
①新入院病人热情接待
②宣教认真仔细
③及时处置新病人、力争在5分钟内,30分钟内输上液体
④危重病人立刻处理,5分钟内输上液体
⑤护送危重病人检查,主管医生,主管实习医生
⑥保持病区干净、明亮适舒,坚持周二卫生日
⑦彻底转变观念,服务向宾馆式转化,彻底消除生、冷、硬现象及无人应答现象
⑧出院时送出病区,道一声“安康”。
三、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成立各种管理组织
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及医院安排,熟悉15种核心制度,首诊医师负责制,病案书写、讨论、会诊、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人手一册。
科室成立
①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②医疗安全小组
③合疗管理小组
④急救应急小组
⑤病案管理小组
⑥院感控制小组
⑦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全盘负责,实习医生长积极配合,人人尽职尽责,做好各自工作。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篇3
20__年困难与机遇共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之年;在这一年,我们重要任务是在卫生局指导、院班子成员的领导、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成功,医疗质量管理上台阶,业务水平上档次,各个科室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对今年全科工作做以下安排:
一、杜绝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科室形象。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病情告知签字制度;
2、继续完善执行规范化得病历书写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病人讨论制度、值班及转诊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
3、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手术分级及术前讨论制度
4、提高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对创二甲的认识,统一思想,积极主动完成院领导及医务科交给的.工作任务。
5、科室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创二甲评审标准,苦练基本功,掌握临床常规操作、危急重症抢救。
二、加强业务学习
1、搞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带领全科室投入到创二甲的工作中,利用休息时间,做好创建准备工作。
2、“三基、三严”大练兵,必须达到100%过关;
3、熟悉掌握核心制度,利用到临床工作中去,杜绝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
4、组织全科室医生认真学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逐渐拒绝滥用抗菌药。
5、通过对临床诊疗项目汇总,力争有新项目完成。
6、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
总之,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要坚持每月的业务学习,学习儿科新知识、新动态,提高每位儿科医生护士的业务水平,将儿科全年业务收入提高15%。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篇4
20__年妇产科的院感工作,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对此我科特制定20__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1、妇产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20__医院科室工作计划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5%。
4、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5、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月科室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要求全科人员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并将每次受到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到,并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4、对使用中的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篇5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39;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护理及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基础护理符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3、专科护理到位情况;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
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
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
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14、医疗废物的管理;
15、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
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半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4、每月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每季度组织技能操作考核。
5、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
6、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两次。